新闻中心

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档案数字化工作

发布时间:2025-06-27 浏览数:49

    退役军人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应用特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退役军人(退役士兵、退役士官、军转干部、优抚对象)的数量逐渐增加,退役军人对社会和机构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由于传统的退役军人档案管理方式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信息混乱、资料丢失、档案损伤等,给退役军人的待遇、退休、找工作、享受普惠政策和福利申领带来了苦恼。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纵驰退役军人档案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一、退役军人档案业务工作内容

    一是规范阵地化建设,提前打好基础关。提前谋划部署,制定工作方案,落实专项经费,建立退役军人档案室。配备复印机、扫描仪、高拍仪、打孔机、碎纸机、档案智能密集架、安全门禁、摄像头等设备,全面完善防火、防潮、防高温低温、防水、防盗、防光、防尘、防污染、防鼠、防霉等“十防”设施。

    二是规范全流程管控,坚决筑牢保密关。积极对接数字化加工企业,要求数字化驻场人员学习工作规定、保密要求,强化人员保密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确保档案信息不外泄不外传。

    三是规范精细化管理,严把过程细节关。统一设计和购置档案盒、档案封皮和档案目录,统一编制和使用档案卷宗号、档案盒编号,按照“一人一档”及年度+编码的方式进行编排,确保了档案编号的唯一性。同时,以退伍时间为单位划分档案存放区域,按序号划分摆放顺序,设计了档案查阅程序,做到存放合理、管理规范、查阅方便。

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购买服务,对退役军人档案进行整理,把原始档案进行编号、列清单、扫描,建立电子档案,进入数据库,与纸质档案同样编号,编写档案清单,全面完成退役军人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工作,以提升信息技术与退役军人档案管理的融合水平。

二、退役军人人事档案-目录管理

退役士兵纸质文件材料的整理原则是:遵循退役士兵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便于保管

和利用。按退役士兵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一)入伍材料

  1. 应征公民入伍登记表;
  2. 应征公民入伍批准书(1990年3月以前入伍为应征公民入伍登记表);
  3. 应征公民政治审查表(1990年3月以前入伍为应征公民入伍登记表);
  4. 应征公民体格检查表;
  5. 士兵登记表( 1990年冬季以前入伍的士兵无此表)。
  6. 从非军事部门直接招收的士官还应有学历专业审定表、专业技能考核评定表等。
  7. 院校毕业的士官还应有士官学员入学批准书(1998年、1999 年为军士长学员入学批准书)、士官学员毕业分配表。

(二)党(团)材料

  1. 入党(团)志愿书;
  2. 优秀党(团)员登记表等。

(三)军衔、职务晋升(调整)材料

  1. 士兵军衔报告(登记)表;
  2. 士兵任职报告表。

(四)士官材料

  1. 各级、各期士官选取表。
  2. 1979年至1990年选改的志愿兵为志愿兵申请表,1991年至1998年选取的士官为选改专业军士报告表,1999年至2008年
  3. 选取的士官为士官选取报告表,2009年之后选取的士官 为士官注册登记表。
  4. 士官学校毕业任命的士官,应当有入学批准书(其中,1997 年以前为军士长学员毕业分配表)。
  5. 从非军事部门直接招收的士官,应有《招收士官学历专业审 定表》或者《招收士官专业技能考核评定表》,其《士兵登记表》 中应有打印或加盖印章的“招收士官”字样。

(五)奖惩材料

  1. 受过奖励的应有个人奖励登记(报告)表等相关材料;
  2. 受过处分的应有处分登记(报告)表等相关材料。

(六)病情鉴定和评残材料

  1. 军人体系医院或上级医院诊断证明;
  2. 军人因病基本丧失工作能力医学鉴定表;
  3. 军人残疾等级评定表。

(七)生活待遇材料

  1. 调整工资审批表;
  2. 士官配偶随军(调)审批表;
  3. 士官随军配偶生活困难补助审批报告表。

(八)退出现役材料

  1. 义务兵退出现役登记表;
  2. 士官退出现役登记表。

(九)其他相关材料

  1. 职业资格、学历、学位材料;
  2. 各种教育培训材料;
  3. 本人居民身份证号码登记材料等。

    以上材料内容,并不是所有退役士兵都需具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组卷退役士兵文件材料遵循“一人一档”的要求,每个退役士兵的文件材料组成一卷。

留言咨询

提交

信息提交后,将有专人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