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

纵驰退役军人“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发布时间:2025-02-14 浏览数:154

纵驰《退役军人数字化服务平台》以构建退役军人数字化平台为核心,提供政策知识库、社会化拥军、退役军人荣誉墙、服务机构定位及位置导航、志愿者服务、通知公告、新闻咨询、困难帮扶及在线办事(褒扬纪念、就业创业、军休服务、优待服务、军人退役一件事等56项在线办事和服务流程指南),纵驰信息基于技术手段通过多维度的精准化服务,同时为相关部门统筹工作,整合多业务信息资源,打造全覆盖、全业务、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退役军人综合信息库,提高决策能力。实现退役军人综合业务的一体化运营、便捷化服务、协同化管理。

纵驰《退役军人数字化服务平台》是基于微信小程序、H5页面、web端三合一的业务服务一体化平台。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经过登录、实名认证后,可以通过任何一端进行各类服务事项的申请,服务事项将自动流转到后台管理系统由退役军人服务人员进行审核办理,用户可通过微信小程序端查询相关事项的办理进度和状态。

一、退役军人“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项目概述

xx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聚焦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和推动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擘画了未来一个时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xx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宏伟蓝图。全会提出,要“全面破除‘管制思维’、增强服务意识,打造可感可及的一流营商环境。”要“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这为我市全面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指明了目标方向,明晰了方法路径。

xx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以推进省会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强能力、转作风、抓落实”行动为抓手,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以更高标准推动年度重点工作落实,以更大力度统筹发展与安全,守牢“一排底线”。聚焦能力、作风、落实三个关键点,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xx市退役军人管理机构作为新成立的部门,信息化系统目前使用的是事务部和省厅下发的系统,系统主要围绕内部业务展开,在面向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等人群的服务保障方面,还待完善和优化。

目前xx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业务还未形成上下协同的办公方式,没有有效的应用工具,如何提高工作质量、有效管控、调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系统建设和业务流程的梳理再造,打造一款具有创新能力的、符合xx市退役军人工作的个性化系统,规范业务受办理流程避免人为原因造成的工作质量不高等情况。

二、退役军人“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通过统筹规划,差异化设计设计围绕退役军人数据本地化和退役军人“互联网+服务”改革为牵引,按照业务协同、数据共享、互联畅通的要求,构建新型退役军人管理服务模式,有效保障退役军人多样化服务需求,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加精准、高效、便捷的服务。


(一)退役军人“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建设思路

1、推进退役军人资源数字化

围绕退役军人入伍、服役、退役、就业、优待全过程,整合各业务管理服务数据资源,推进xx市退役军人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构建退役军人数据资源管理中心,并通过挖掘运算和分析,建立退役军人管理服务全要素、全链条、全过程的数据分析模型,为退役军人管理服务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2、推进退役军人基层管理一体化

通过梳理核心业务,建立业务协同模型,打破条块分割、单部门内循环模式,统筹推动xx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区/县、乡镇、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之间体制机制创新,实现跨部门的数据共享、流程再造、业务协同,使服务管理方式从“碎片化”转变为“一体化”,在改革创新中持续提升退役军人工作的质量效率。

3、推进退役军人服务网络化

以政务外网为主干网,与互联网形成互联互通,以退役军人为服务对象,构建覆盖退役军人政策、帮扶、就业、荣军宣传、基层联络走访五个阶段的业务应用体系;通过服务中心窗口、政务服务网、微信小程序等服务渠道为退役军人打造业务全面覆盖、需求主动感知、服务精准精细的智慧化服务网。

4、推进退役军人决策智慧化

基于退役军人服务管理数据,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GIS等技术,绘制基层重点走访对象一张图,实现全市重点人员的周访、月访、季度访、年访等不同时间维度的走访记录和数据分析,为领导挂图作战和精准决策提供有效抓手。

(二)役军人“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建设目标

通过“1613”工程建设,实现全市“一张网”建设,配套及完善三级业务协同,满足xx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一般日常事务性工作的需求。建成“一个数据库、六个业务子系统、一个数据大屏、三个客户端”的信息化格局。

(三)役军人“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建设内容

1、一个数据库

提供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个人信息、机构信息和政策知识资源管理,建设本地化的退役军人数据库,未来对大数据局实现横向数据的共享和交换,为退役军人查询政策提供数据支撑,系统支持政策根据查询人员的身份类别精准推送符合本人身份的政策和法规。

按照国家退役军人建档立卡信息项要求,结合业务需求在已有基础上扩充必填信息项,形成标准化“一人一档”,为全市信息采集和数据管理提供参考标准;按照业务需求进行颗粒化细分,通过获取共享信息,常态化走访等方式,形成“一户一档”数据库,实现退役军人数据全量归集,筑牢数据底座。

2、N业务系统

(1)建设军人退役“一件事”子系统

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吉林省退伍义务兵安置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规章。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退役军人 “一件事”“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政策标准化梳理;

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通过互联网端进行业务的申请登记,根据业务类型确定是否去现场提交纸质资料,如果无需去现场,只需在线提交资料即可完成业务的申请登记。

本次建设的事项包括:

①.烈属、军属、退役军人等家庭更换光荣牌审核;

②.适应性培训报名;

③.烈属亲属异地祭扫差旅费的审批;

④.伤残军人生活困难补助申请;

⑤.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退役金查询;

⑥.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师级退休干部拟在社会组织兼职审批;

⑦.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团级及以下退休干部拟在社会组织兼职备案;

⑧.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师级退休干部出国(境)审批;

⑨.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团级退休干部出国(境)审批;

⑩.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待遇审批。

(2)困难申请求助子系统

根据市退役军人局持常态化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动态帮扶,切实以有力举措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谋划乡村发展,真正做到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凝聚民心,助推乡村振兴迈上新的台阶。

基于困难申请求助系统体系建立xx市重点人员帮扶台账,由联络员进行一对一的困难救助。

辖区内的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可以从移动端发起困难求助,由辖乡镇/街道、村服务站进行实地走访考核,并把走访结果上传到相关区县,由区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受理并认定,符合帮扶条件的进行资金扶持。

制定困难退役军人评定机制,确定后续的帮扶方式,通过市、县区事务局和基层服务保障力量共同助力困难家庭走出困境。

健全完善救助帮扶系退役军人的相关制度,不断增强为退役军人办事的能力和水平,真正实现退役军人救助帮扶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

(3)建设就业创业子系统

为满足退役军人群体就业创业实际需求,就业招聘系统实现了退役军人的简历管理、岗位推荐、企业招聘、就业/创业政策、创业咨询等功能设计,全面掌握退役军人创业详细情况,切实、做到动态管理、精准化服务。

(4)建设荣军宣传子系系统

荣军宣传主要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展示相关的重要新闻内容,通过对外宣传树立良好的崇军氛围,主要实现立功受奖、退役军人、先进人物、双拥模范、清明公祭、社会活动等宣传内容。用户通过点击标题即可浏览要闻内容,并对要闻内容进行点赞、分享、评论、关键词搜索等操作。

宣传子系统还包含政策法规知识库,内容主要包含国家、省、市现行的政策法规。通过政策法规库的建立实现对政策法规的查询应用,并对现行法律、法规及规章、政策,逐一进行拆分,对法律、法规及规章和条款项目实行编码化管理。政策解读为市、县/区、乡镇、村级服务站工作人员提供业务办理时的政策支撑,为退役军人、现役军人、优抚对象、社会公众提供一个基于互联网的政策查询途径。

(5)建设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子系统

建设基于移动端的志愿者服务管理系统,实现志愿服务的宣传和任务受认领,介绍辖区内各志愿者组织的活动信息和帮扶信息,为社会公众和退役军人提供随时求助、及时响应的帮扶救助模式。

对志愿政策、志愿风采、志愿组织、志愿组织活动和志愿机构分布等信息进行集中展示。

市、县/区服务中心可以对全辖区志愿者服务组织及志愿者个人发布任务招募信息,由组织或个人自发报名。以社会公益力量投入到xx全市的社会活动建设中。

(6)常态化基层走访系统

建设覆盖xx市七区一县两市169个乡镇(街道/民族乡)和2031个村(居委会)的走访机制,通过信息化工具服务xx市近30多万人的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进一步建立健全联系退役军人制度,加强与联系对象互动频次,与退役军人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

丰富走访退役军人内容,加强上下贯通的信息反馈、工作指导和问题解决。制定走访计划做好常态化沟通联系和帮扶援助等工作,联络员通过移动终端可以快速定位走访对象和位置打开,确保走访到位,走访过程和结果上报到乡镇、县区,市局监管和抽查,走访过程中发现困难家庭需要及时上报并调整走访频次,确保重点人员一月一次的走访跟踪。

通过常态化走访激发广大退役军人干事创业、安居乐业和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升广大退役军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荣誉感。

3、一个数据大屏

(1)基层常态化走访GIS一张图

以BI技术和GIS技术通过数据大屏方式展示走访对象的各类关键要素统计分析信息和重点对象位置“一张图”,便于领导全局掌握所辖区域内退役军人工作开展情况。

(2)人员信息领导驾驶舱

领导驾驶舱基于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综合数据库,运用数据模型设计、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分析、多维度主题分析、决策分析、智能语义分析和专题分析等应用。

大数据决策分析主要包含两类,一类是机构信息,主要包括xx市各级服务机构的数量和人员总数。一类是基于特定类型的专题数据,主要包括,人员健康情况、户籍情况、年龄占比、政治面貌、各类人员占比、各县区人员占比、安置方式占比、立功受奖占比等数据信息。

以互联网+服务服务系统和数据交换系统作为数据支撑,采用大数据分析结果为依据为退役军人机构领导提供决策支持。

(3)网办事项领导看板

    “最多跑一次”改革,以退役军人和服务对象获得感为切入点,梳理各项业务办理途径,打通各业务科室,实现服务中心窗口受理,按照职责分工进行业务的转办和交办,做到快速响应,切实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网办事项看板主要呈现市县两级的业务数据信息和数据结果,为领导决策提供抓手。

(4)人员画像

在分类标签管理的基础上,通过预定的规则给退役军人进行人员画像,并通过分类统计实现退役军人群体特征分析,为退役军人精准服务和管理做好准备。包括退役军人分类标签管理、退役军人画像、退役军人群体特征分析等功能。

以已退役军人人员身份证号为唯一ID标识,有效汇聚整合入伍信息、服役信息、退役信息、档案审、奖惩情况、个人权益、业务办理等数据为基础,未来融合打通多数据来源,通过数据模型进行画像构建。

通过人员画像,用户可以全面了解退役军人的综合情况,进而为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帮扶政策和服务措施提供依据。此外,该功能还支持对重点工作相关内容的突出展示,帮助用户快速聚焦关注焦点。

4、三个终端建设

基于三端多口径,建设面向xx市、区/县、乡镇、村四级工作人员的PC端(吉事办和退役军人部综合业务平台)和APP端(吉事办和退役军人事务部双APP)、H5端,建设内容主要包含:退役军人数据库、一网通办、上下级协同的业务系统;

移动端:面向退役军人、优抚对象、社会公众客户端,分别是APP端和H5手机端;

工作端:面向四级的工作人员的Web端和小程序端,满足政务外网和互联网双网域的纵向业务协同和一网受理、全网流转。

三、退役军人“互联网+服务”管理系统效益与价值分析

    通过项目建设,能够全面提高退役军人服务机构的工作效率,提高服务的精准化程度,节约工作成本,降低工作失误;“应用互联网+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有效解决了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能够让退役军人、军属少跑路,让信息多跑腿,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对象满意度。

    占领舆论阵地,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爱军优属,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精准化服务,更好的为退役军人提供安置就业、教育培训、社会保障、优抚优待、经济补助、个人及家庭诉求、政策咨询、困难帮扶等服务,全面落实国家政策,提高军人福利待遇;

    通过系统建设,全面、及时、精确地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准确动态反映服务保障情况,有助于全面  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让军人能够学所有用、力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解决退役军人的后顾之忧,让退役军人安心从战场转战地方经济建设,再创辉煌,为xx市经济建设再立新功!

留言咨询

提交

信息提交后,将有专人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