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

国防动员信息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24-08-05 浏览数:212

    习主席强调:“要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和国家安全需求, 确保到二年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军队信息化作为当今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核心内容,已成为军事理论创新和军事实践的聚焦点。无论是落实统帅指示,还是顺应时代需要,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都刻不容缓,而打造现代化国防动员信息系统,则是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也是“完善国防动员体系”的关键和基础。

一、国防动员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目标

(一)面向平战需求,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理念。 

新时期,国防动员作为有效保障国家安全和支援部队行动的重要活动,面临由单一满足“应战需要”向“战时应战”“急时应急”“平时服务”的多种功能转变,国防动员信息系统体系应按照网络信息体系的理念,将各类潜力资源、动员力量和指挥单元等融合一体,实现网络化、服务化、体系化协同运用,达成能力聚合、体系制胜的效果。

(二) 打通行业壁垒,盘活国防动员全域资源。 

国防动员潜力涉及党政军等多个部门,动员信息和资源涵盖公安、社保、交通、医疗、通信、教育、金融、科技、电力和人防等多个行业,必须从制度上和技术上打通各行业壁垒,明确资源共享责任和使用模式,实现各类国防动员资源跨网系、跨领域统一管理调配,各行业、各类型动员专业力量统一指挥。

(三)应用先进技术, 实现动员活动智慧转型。 

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构建动员大数据平台、动员信息服务体系、动员智能决策系统和物资人员监控体系,实现潜力精准采集分析、信息精准定制服务、决策精准智能辅助、状态精准实时掌握、要素精准复原归位,推动国防动员的智慧转型。

二、 国防动员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内容为“一库四系统”。

(一)国防动员综合数据库

主要实现对国防动员潜力数据和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的存储。

(二)国防动员潜力调查系统

主要实现对国防动员潜力数据的采集、核查、确认和展现。

(三)国防动员指挥信息系统

主要实现对动员需求信息和潜力资源信息的管理,以及国防动员指挥的实时控制。

(四)国防动员数据支撑系统

主要实现对国防动员数据的标准化、加工与存储、管理与维护。

(五)国防动员应用支撑系统

主要实现国防动员应用系统相关的机构、用户、权限、身份认证和日志等进行统一的管理。

三、 国防动员信息管理平台总体建设方案

(一)国防动员综合数据库

1、国防动员潜力数据库

国防动员潜力数据包括人口社会经济、国防后备力量、物资生产与储备、武器装备生产、医疗卫生、科学技术、人民防空、交通运输、信息通信、宣传教育等内容。现有潜力数据包括年度上报的数据和历史存档数据。

(1) 国防动员综合情况数据

国防动员综合情况数据主要包括国防动员区域概况信息,如区情介绍、区情地理、经济、名胜、科技以及驻区部队等信息。

(2)人民武装动员数据

人民武装动员数据主要包括武装机构、民兵、预备役部队、现役部队预编、民兵训练基地、地专对口人员、退伍军人、装备、转职武装干部、民兵等信息。

(3)经济动员数据

经济动员数据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宏观经济、企业、能用生产、重要物质、城市供水、人口与就业、重要经济目标、污水处理企业、应急供水企业等信息。

(4)交通战备数据

交通战备数据主要包括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管道运输、邮电通讯等信息。

(5)人民防空数据

人民防空数据主要包括人防机构、人防概况、指挥所、人防专业队伍、人防工程、指挥通讯设施、防空警报器等信息。

(6)政治动员数据

政治动员数据主要包括政治动员预案、政治动员资源、文化事业机构、文化教育机构等信息。

(7)军工生产数据

军工生产数据主要包括兵器工业、地方军工、航空工业、航天工业、核地质业等信息。

(8)医疗救护数据

医疗救护数据主要包括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人员、医疗床位、医疗主要设备、心理医生等信息。

(9)科技动员数据

科技动员数据主要包括科技设施、科研机构、信息服务企业、科技设备、信息网络资源、教育、科研院所等信息。

(10)装备动员数据

装备动员数据主要包括技术人员和储备设施等信息。

2、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

(1)空间数据库

空间数据库是将采集的遥感信息矢量化或将有关的图件用扫描的方式输入计算机,经模块数字化和编辑构建而成。内容包括要地位置、要地规模、地形等高线、河流水系、公路、居民地等图形文件。

(2)属性数据库

属性数据有两类,一类是由多边形的面积、周长、矢量线段的长度、坐标等组成,它们是系统处理有关算法时自动生成的。这类属性数据可以直接记录在图形文件中,与空间数据存放在一起也可以某种结构存储为属性文件单独存放。另一类是用户属性数据,如要地功能、要地作用、要地内可用数量、要地类型等统计数据。

(3)模型数据库

数学模型是国防动员数据库的主要分析手段。模型的建立是在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构建的基础上,运用模块通过对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分析,使各种数据信息含有各种空间信息,给决策者简单、快捷、方便的显示。

(二)国防动员潜力调查系统

国防动员潜力调查系统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国防动员潜力数据采集管理的自动化、科学化,提高数据清洗和分析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调查效果。

该系统功能主要包括数据指标设定、数据采集、异常数据、派单核查、核查上报、确认更新和数据展现七个部分。

1、来源管理

动员潜力数据的采集来源可分成以下几类:

(2)军队和国防数据

主要包括民兵、预备役、地方与军事专业对口等兵员和队伍数据,以及军事重地等重点防护设施数据。

(2)地方政府数据

首先从跨部门跨行业的公共平台提取相关数据,包括五大基础库、省应急综合指挥平台、省位置服务公共平台、省大数据服务公共平台、省电子口岸公共平台、省各产品溯源平台等;再将各级统计部门纳入国动委的成员单位,帮助统计宏观基础数据;如果以上系统不能提供的行业数据再联系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协商,如民政厅的救灾物资库存数据、卫计委的医疗资源数据、人防办的人防工程设施数据等。

(3)动员签约合作单位数据

国防可动员的资源中除了各级政府储备库以外,签约合作单位的储备库也是重要的来源之一。因此合作单位的实时储备库存也尽可能成为系统所须接入的信息。合作单位可以是电商平台、各类行业平台运营商、第四方物流平台运营商、大型流通企业等。

(4)社会动员上报数据

随着国防动员工作宣传深入人心,某些单位和个人,也会通过互联网渠道志愿参与到动员工作中,他们所填报的数据,经过后台的人工核实后,也作为一种调查补充。

2、数据采集

主要有3种采集方式:

(1)数据推送

适用于数据传送实时性较强,数据量较大的数据,数据可能来自军队专网、政务内网、政务外网、互联网等多个网络,对于不在政务内网的系统将通过安全网闸实现摆渡传输。

(2)手动上传

适用于数据传送实时性不高,填报量中等,采用外部Excel文件上传,由系统解析文件格式转换入库。

(3)在线申报

适用于数据传送实时性不高,填报量较少,且填报人员可使用本平台的情况。

3、异常数据

各方的数据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先进入动员潜力数据库的缓冲区,通过预设的清洗规则,发现不符合规则的异常数据记录。

4、 派单核查

业务管理人员(通常是国动委九个办的动潜调查工作负责人)对系统所发现的异常数据进行人工筛选,批量选择统一生成核查单,系统自动根据数据所归属的网格派发给网格员进行核查。

5、核查上报

网格员收到核查任务,核查后上报结果,系统自己将核查结果批量通过接口回送到本系统。

6、确认更新

业务管理人员接收到核查后结果,可批量确认更新入库;确认入库后的数据会经过数据加工后,生成应用区的数据以提供展现。

7、数据展现

位于应用区的动员潜力数据将与地理空间数据库基于地理信息相结合,通过GIS可视化支撑工具实现前端操作,可支持态势展现、标绘、回放、推演等。

(三) 国防动员指挥信息系统

根据战区国防动员的使命任务及主要作战活动,战区国防动员指挥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搜集分析部队的动员需求,掌握战区潜力状况,进行动员方案筹划,并对各省市动员行动进行指挥控制,最后总结评估并组织复员。

该系统功能主要包括动员需求管理、潜力资源掌握和动员指挥控制3个方面。

 1、 动员需求管理

动员需求管理主要包括需求接收、需求汇总、需求审核和需求展现四个部分。

(1) 需求接收

能够接收各级部队的动员需求,对动员需求进行分级和分类管理。

国防动员需求接收主要包括动员力量对接、装备物资对接和行动方式对接。

动员力量对接。重点对接明确民兵、国防动员专业队伍、地方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地方执法力量配属现役部队行动、协助地方行动时的指挥关系、具体任务、交接要求和相关保障。

装备物资对接。重点对接明确拟征用装备物资的指标要求、征召及使用单位、交接方式和相关保障等具体需求,特别是相关配套保障要素,需要进一步明确到位。比如,动员的大型装备,需同时动员装备操作人员;征用加油站,需连同储备油料、附属设施和工作人员一并征用;动员的仓储基地,需连同物资器材、存储库房、收发设备和工作人员一并征用征召。

行动方式对接。了解掌握军地遂行军事威慑、运输投送、攻防作战、网络防护、防空防卫、综合保障等行动方案,有针对性地完善动员方案,研究确定动员保障的重点内容、时机和保障方式等。

(2)需求汇总

能够对提报的动员需求进行汇总,根据时间先后和紧急情况等进行自动排序。

(3)需求审核

能够根据任务部队实际情况,对需求内容进行审核;将审核信息反馈给需求提出单位,指导动员需求调整。

从潜力上审核国防动员需求的可行性。汇总统计国防动员需求,根据辖区国防动员潜力数质量和分布情况审核其可行性,重点审核数量质量上难以满足、区域分布上需要调整的需求,既要避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又要防止动员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辖区国防动员潜力无法满足而作战确需的国防动员需求,应由战区通过军委机关有关部门,协调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解决。

从效益上审核国防动员需求的规模。结合作战、演训和非战争军事行动国防动员数据统计和经验教训,精算细算联合作战或军事斗争准备所需动员的力量和资源,审核国防动员需求的必要性,确保精确动员,防止造成资源浪费。

从任务上审核国防动员需求的缓急。区分战时与平时、急需与一般、主要与次要,突出作战所需、应急必须、建设急用,研究提报的国防动员需求,把潜力有什么和需求要什么有效对接,优先落实急需急用的需求任务,着力解决主要重要的矛盾问题

(4)需求展现

能够显示战区动员需求整体态势以及专题的动员需求态势。

汇总融合动员潜力、动员需求、当前任务等信息于一体,形成基于统一时空标准的一张图,使各级国防动员工作人员能够直观掌握当前动员支前行动有关情况,并可在这张图上快捷关联查询动员潜力、动员需求、动员支前行动进展等。同时,形成动员要素与联合作战诸要素紧密衔接的行动态势感知能力,明确谁送谁接、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等,实现在一张融合军地要素的动员态势图上进行指挥协调任务协同,实现动员指挥协同的精准高效。

2、 潜力资源掌握

(1)潜力获取

利用国防动员潜力数据采集系统能够通过实时或非实时方式,引接各级潜力统计部门的资源状态数据,掌握战区所辖各省市的潜力资源情况。

(2) 潜力分析

能够对潜力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对潜力数量变化进行预测。

掌握潜力资源的变化趋势,是合理分配动员任务并保持持续动员能力的基础。车辆船舶和工程机械等装备器材,水路、铁路和公路等运力,仓储、物流和医疗等企业单位,这些潜力资源的数量会受到气象、水文、季节、政策、假期及其他因素影响,需要对其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对资源状态异常提前预警。

目前,在资源状态预测领域已积累了一些理论和方法,主要有:

1) 基于概率分析

利用历史积累数据的统计特征分析来实现状态预测,如泊松分布和高斯分布等函数模型。

2)基于方程拟合

首先选取衡量资源状态的若干指标数据作为输入数据,然后设计拟合方程,对参数进行优化;在后续实践中通过大量历史数据,对模型进行不断校验修正,使模型具备较高可靠性。

3)基于机器学习

采用机器学习方法训练系统模型,根据获取的资源状态数据,将资源状态分为无异常、告警和异常等多个类别,实现资源状态预测。

4) 基于事件感知

将外部事件作为资源状态预测的重要因素,利用已经掌握的类似事件发生时资源状态变化的数据,来预测本次事件对资源状态的影响。

各类资源具有不同特点,需按类别具体分析影响因素并建立数学模型,精确建模难度较大,同时也需大量历史统计数据为支撑。

3、潜力展现

能够基于地图展现综合潜力态势及各专题态势。

对国防动员潜力数据调查统计成果的展示,可以通过统计成果本身所具有的统计单元(如行政区划范围)进行查询;也可以在地理地形底图上,采取自由选择的方式(按多边形选择、按矩形选择、按圆形选择等)进行查询和展示。同时在底图数据服务和成果数据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查询功能及界面设计,使之能够实现按照统计成果类别,进行查询或自定义统计范围的查询。

系统提供三维浏览、量测功能。 三维浏览基本操作有旋转、滚动、缩放、漫游等。 量测功能包括水平距离、竖直距离、平面距离、地形面积等量测。 在三维可视化系统上,动态展示各种国防动员潜力统计信息,如动态直方图、动态饼状图以及各种表格;同时根据不同统计信息制作不同的专题信息图,以满足拟定动员方案时不同的数据需求。

3、动员指挥控制

(1) 方案筹划

将区域内各类潜力总量与当前动员需求进行比较,根据动员原则和约束条件,辅助生成资源调配使用最优决策。

动员任务分配是动员活动的核心环节,分配方案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动员效率和效益。在满足部队需求前提下,需考虑多种约束条件,形成可执行的最优方案。动员任务最优分配是一个多约束条件下多目标优化问题,需考虑的约束模型主要有:

1)任务约束

从需求类型、需求数量、保障方式和任务优先级等任务要求角度,对动员保障任务建立任务约束;

2)时空约束

从任务时限、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保障时长和潜力调度时间等角度构建时间约束,从任务区域、保障能力覆盖和资源可达范围等空间角度构建空间约束。

3)环境约束

从动员区域的气象条件、水文条件、通信条件、火力威胁和道路条件等方面构建任务区域环境约束。

构建约束模型后,确定动员任务优化规则(如时间最优、风险最小和范围最小等,或同时选取多个优化指标),构建最优函数,并考虑各约束条件,可采用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或粒子群等现代智能算法,计算出任务最优分配方案。

(2) 行动控制

能够向地方各级动员执行机构下发动员计划和指令,监控动员行动开展,掌握动员计划执行情况和效果。

系统充分利用军地信息科学技术对人员、物资、装备、设施等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利用移动视频、卫星定位、物联感知等技术, 随时掌握人员、物资、装备的储备情况、出入库、运送、交接、复员等全过程;采用开源情报智能分析预测技术,掌握交通、气象、地理、 舆情等实时状态,据此对动员行动方案计划进行临机调整;综合使用短波电台、移动视频、卫星电话、北斗终端等应急通信平台,通过多种手段指挥控制动员行动,确保 “信息上得来,命令下得去”。

(3)评估复员

对动员行动的效能进行总结评估;接到复员命令后,指挥各级执行机构开展资源移交和返还等工作,并掌握复员进展情况和效果。

采用量化数值评估动员活动效能,能够直观反映动员效果的优劣,对调整动员预案或下一步行动方案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效能评估过程一般为:首先,构建分层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或熵值法等确定各层级的指标权重;然后,根据动员活动实际情况,对每项底层指标赋值,采用线性加权法或其他方法计算出最终的效能值。

系统从时效性、精确性和持续性3个方面评估国防动员活动效能,具体包括:

1)动员时效性

衡量各类资源是否按时生产、集结、运输和交付部队,满足动员任务的时间要求。具体可将每条动员任务的时效性作为2级指标,将每条任务的计划时间,与实际完成时间进行对比计算,求出完成每条动员任务的时效性量值,最后聚合为综合时效性;

2)动员精确性

衡量动员的精细化程度和对各类动员需求的满足度,是否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具体可将需求清单上每类资源需求作为2级指标,按照完全满足、部分满足、替代性满足和不能满足等不同等级给出量化分值,逐条与动员行动实施的结果对照打分,最后聚合为综合精确性;

3)动员持续性

衡量动员任务分配是否公平合理,综合考虑对后续动员任务的支持,以及对动员对象的影响。具体可针对每条动员任务涉及的各家动员单位,计算各单位实际动员量与储备量(或最大生产能力)的比值,再通过计算均方差来评估动员是否适度。

(四) 国防动员数据支撑系统

国防动员潜力数据采集系统主要包括数据标准化、数据采集更新和数据加工存储三个部分。

1、 数据标准化

 现有国防动员潜力数据标准化主要是按照国防动员潜力数据标准体系和空间参考规范进行数据的整合、改造和空间化。

(1)统一语义内涵

明确各类国防动员潜力数据的内涵,包含的内容和属性项。

(2)统一编码格式

采用层次分类编码、多源分类编码的方法对不同类别的国防动员潜力数据进行编码,编码内容一般包括名称、数量、代码、类别等多种形式,保证编码的一致性、唯一性、通用性、科学性和可扩展性。

(3)统一数学基础

统一数学基础包括平面坐标系、高程基准和投影方式。

(4)统一空间定位框架

根据军地应用的不同需求,采用相应的空间定位框架获取位置信息。

(5)统一数据转换标准

通过要素转换、数据改造等方式实现不同格式的国防动员潜力数据(如 excel 格式、CAD 格式、text 格式)与GIS 数据的转换。

(6) 空间拓扑关系检查

检查国防动员潜力数据空间拓扑关系,对错误项进行修改和重新编辑。

2、 数据采集更新

国防动员潜力数据采集采用逐级上报和业务系统导入相结合的形式,建立一套统一标准的完备信息系统,使用户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快速执行采集任务和上报工作,完成对文字、表单、图像、声音和位置信息的采集和实时传递。

3、 数据加工存储

(1) 数据采集

数据库的数据来源主要是三种方式,第一类是由各国防动员潜力单位通过外网进行数据填报;第二类是由专业办根据上报资料进行录入或批量导入;第三类是对相关的业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自动交换和抓取。

(2)数据存储

政府和企业(专业动员办)填报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国防动员办对数据进行管理和维护,企业和专业动员办只能上报和查看自己上报的数据。

(3) 数据管理维护与应用

各专业办和动员报将采集的数据或企业填报的数据经过审核通过后会将相关数据同步到中心数据库,例如企业填报的企业基本信息,政府审核通过后将数据同步到中心数据库。动员专业办录入的数据通过触发将相关数据触发到中心数据库中,例如政府录入国民经济统计信息,人防工程信息等数据会触发到中心数据库。

(五) 国防动员应用支撑系统

国防动员应用支撑系统实现对机构、人员、角色、权限的统一管理和动态调整。开放统一的用户管理和身份认证接口,整合现有业务系统并完成用户管理相关功能的改造,实现省级用户的单点登录和集中访问控制。子平台主要包括对用户管理、组织机构管理、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权限管理、单点登录等内容。

1、统一机构管理

国防动员涉及军地很多个不同的部门,这些部门行使着不同的职能,存在不同的上下级关系。也就是不同的部门之间存在着管辖和被管辖的关系,不同的部门有其不同的下属子部门和其隶属的上级部门;不同的部门行使不同的政府职能,在部门中不同的人员,具有不同的职位,行使不同的职权。

组织机构管理以现有的组织机构数据为基础,建立统一、全面的组织机构管理,包括机构、部门、岗位、人员、分工、职权等等;同时支持层级机构和工作组机构,满足现代党政事业机构复杂、灵活的矩阵式组织模型的要求。

主要功能包括:

(1)机构管理:也称为单位、部门、岗位综合管理;支持组织父子结构化操作,提供添加、修改、删除等功能,每个节点可以挂靠单位、部门、岗位等信息。

(2)机构人员管理:指的是系统中涉及的机构架构管理的用户、人员设置功能;支持用户设置时可以跨多部门,及政府单位的人事变动。

(3)岗位管理:也成为职务管理,根据退役军人单位实际人员职务级别建立岗位模型;例如:局长、主任、科长等。实现岗位数据的添加、修改、删除。

(4)自定义机构模型:除了单位、部门、岗位这些固定组织机构树上数据模型,用户可以增加自定义条目数据并挂靠到组织机构树上的任意节点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政府机构职能。

2、统一用户管理

用户是平台基础性的重要资源,是平台建设的源动力,平台的用户管理提供针对各种平台用户的基础管理功能。用户是角色和权限的载体,通过为用户设定角色,赋予用户一定的权限,以满足不同用户对系统的访问控制需求。

系统采用三员管理模式,包括用户管理员、安全管理员和审计管理员。

(1)管理类用户是指使用统一用户管理系统进行用户创建、授权、认证、停用、审计等操作的用户。

(2)安全管理员主要负责在统一用户管理系统中为用户授权可访问的信息系统。

(3)审计管理员主要负责对本级管理类用户的系统操作行为进行审计分析和监督检查,预防和追查非正常操作。

(4)业务类用户是指使用各业务信息系统进行业务操作和系统设置的用户。

3、统一权限管理

统一权限管理为用户提供多系统、多角色,以及机构、部门、岗位的权限分派管理模型,能更好的为单位后期系统拓展提供丰富的权限模型。统一权限管理采用基于角色的权限建模方案,其将用户对平台上的资源所执行的级别进行定义、划分,不同的人员具有不同的权限角色,使用户的权限角色得到“量化”,这样能更好地为平台的其他功能模块提供用户的权限角色,达到通过角色权限控制用户的对平台上的资源执行的操作。统一内部应用门户支持基于系统和系统资源分别进行授权。

(1)基于系统的权限管理

统一权限管理支持多系统的定义,为每个子系统配置各自的角色、权限、资源数据;每个系统可以分配一个管理员对自身系统的权限进行管理;高级系统维护人员可以管理所有的系统权限、角色、资源等数据。

采用基于角色的授权机制,按照单位内部的组织结构划分角色,并为用户绑定角色。对于不同的角色分配不同的应用系统,以决定其是否可以访问还是不能访问某个系统。授权后,在单点登录页面中将只会显示其有权访问的系统。

在统一门户中注册企业或组织内所有需要保护的应用系统,对其进行定义和管理。列出每一个应用系统下所具有的用户情况。在每个系统下查询用户情况,以直观的方式显示每一个资源下有权访问的用户信息。并对所有用户进行统一的授权。

通过多系统管理,可以让每个应用系统独立维护自己的权限模块。

(2)基于系统资源的权限管理

资源管理用来定义每个子系统有权访问系统的菜单、数据等信息,提供添加、查询、修改等操作功能。当用户登录进入系统后,系统将定义好的资源权限存入系统缓存,当访问该资源地址的时候,子系统SSO组件会从权限缓存中确认是否有权访问。单位统一内部应用门户系统需要管理以下两类资源的权限:

1)菜单级权限

每个子系统可以定义一棵无限级菜单树。该菜单树集成在门户系统中,主要属性包括:名称、显示效果、功能权限集合、访问资源等其相关属性。

当用户登陆门户系统时,他能看见某些菜单,不能看见另一些菜单。这种功能就是菜单级权限的作用效果。菜单级权限是指,对于菜单A,角色B是否有权访问(看见),或者说,对于角色B,菜单A是否可见。

2)数据级权限

在业务应用相同的界面操作下经常会有一些敏感数据,对这些敏感数据只有权限的用户才能访问。针对存放在数据库中的敏感数据我们提供数据级权限定义及其校验的功能,用以满足业务中的这种特殊需求。通常会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记录级的(满足某个条件的记录可访问与否),对这种权限的定义称之为行级权限;一种是数据库表中字段级的(该字段对应的数据可见与否),对这种权限的定义称为列级权限。

行级权限是指具有不同操作权限的人员对相同表中同一字段对应的不同记录具有不同的权限。即操作人员对表的某个字段对应的数据一部分可以访问,而另一部分不能访问。至于哪些能访问哪些不能访问是通过具体的行级权限定义以及授权来实现的。列级数据权限是指针对某表中的部分字段的权限定义,被授权的操作人员只能访问这部分字段,其它字段则被屏蔽,未被授权的操作人员能够访问所有字段对应的数据。

4、统一身份认证

系统提供单点登录技术—Single Sign-On(SSO)。正因为认证系统能够以信息门户的方式访问多个应用系统,用户可以在首次输入面向不同系统的多个用户名和口令后,仅需记忆使用智能门户的一个用户名和口令就可以在不同系统中自如的切换,所有的身份确认工作由智能门户在后台自动完成。

平台提供统一认证API,需要提供用户名、密码来获取认证信息。在调用其它API时,需要提供统一认证后获取的Token key作为身份验证信息。Token有效期限默认为20分钟,失效后,需要重新认证。

5、统一日志管理

日志管理功能提供了一种集采集、存储、查看、监控告警等功能于一体的日志管理服务,可采集系统组件、服务及应用的日志,并统一管理;可根据用户的不同权限查看日志;提供根据日志级别、或日志中的告警关键字提供监控告警的功能。帮助用户快速定位问题。

日志,对于不同团队来说会有不同的使用目的:

对于数据仓库团队来说,日志是他们要分析的信息数据来源之一;

对于安全团队来说,日志是他们构建安全防御与漏洞挖掘的一种特征来源和触发信号源;

对于应用团队来说,日志是他们了解自己的系统运行状态与排除错误的一种手段。


留言咨询

提交

信息提交后,将有专人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