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RFID系统在退役军人人事档案系统中的应用设计

发布时间:2025-09-15 浏览数:48

一、退役军人人事档案管理需求分析

     退役军人人事档案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遵循退役士兵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便于保管和利用。按退役士兵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1、退役军人档案内容多样性

(1)入伍材料

应征公民入伍登记表;

应征公民入伍批准书(1990年3月以前入伍为应征公民入伍登记表);

应征公民政治审查表(1990年3月以前入伍为应征公民入伍登记表);

应征公民体格检查表;

士兵登记表( 1990年冬季以前入伍的士兵无此表)。

从非军事部门直接招收的士官还应有学历专业审定表、专业技能考核评定表等。

院校毕业的士官还应有士官学员入学批准书(1998年、1999 年为军士长学员入学批准书)、士官学员毕业分配表。

(2)党(团)材料

入党(团)志愿书;

优秀党(团)员登记表等。

(3)军衔、职务晋升(调整)材料

士兵军衔报告(登记)表、士兵任职报告表。

(4)士官材料

各级、各期士官选取表。

1979年至1990年选改的志愿兵为志愿兵申请表,1991年至1998年选取的士官为选改专业军士报告表,1999年至2008年

选取的士官为士官选取报告表,2009年之后选取的士官 为士官注册登记表。

士官学校毕业任命的士官,应当有入学批准书(其中,1997 年以前为军士长学员毕业分配表)。

从非军事部门直接招收的士官,应有《招收士官学历专业审 定表》或者《招收士官专业技能考核评定表》,其《士兵登记

表》 中应有打印或加盖印章的“招收士官”字样。

(5)奖惩材料

①受过奖励的应有个人奖励登记(报告)表等相关材料;

②受过处分的应有处分登记(报告)表等相关材料。

(6)病情鉴定和评残材料

①军人体系医院或上级医院诊断证明;

②军人因病基本丧失工作能力医学鉴定表;

③军人残疾等级评定表。

(7)生活待遇材料

①调整工资审批表;

②士官配偶随军(调)审批表;

③士官随军配偶生活困难补助审批报告表。

(8)退出现役材料

①义务兵退出现役登记表;

②士官退出现役登记表。

(9)其他相关材料

①职业资格、学历、学位材料;

②各种教育培训材料;

③本人居民身份证号码登记材料等。

以上材料内容,并不是所有退役士兵都需具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组卷退役士兵文件材料遵循“一人一档”的要求,每个退役士兵的文件材料组成一卷。

2、退役军人档案管理特殊性要求

  • 档案移交需通过机要渠道,严禁由退役军人本人携带;
  • 需严格审核档案真实性,确保军地工作无缝衔接;
  • 需实行分类管理,区分不同安置方式(转业、复员、自主就业等)。

3、退役军人档案的安全与保密要求

  • 档案涉及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
  • 需防止档案遗失、篡改或未经授权的访问
  • 需建立完善的权限管理和操作留痕机制。

二、RFID技术应用在退役军人档案管理中的优势

RFID技术在退役军人人事档案管理中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1、档案的高校识别与定位

  • 可批量读取标签信息,大幅提高盘点效率;
  • 无需逐件扫描,几小时可完成过去几天的工作量;
  • 能自动记录档案位置变化,避免"账物不符"。

2、档案在库房中的实时追踪功能

  • 系统可实时监测档案流动状态;
  • 档案出库、归还等环节全程追踪;
  • 出现异常情况(如逾期未还)立即发出警报。

3、档案数据安全可靠

  • 电子标签抗污损、可重复使用;
  • 比纸质标签更耐用,减少频繁更换;
  • 支持数据加密,防止信息泄露。

三、纵驰退役军人人事档案系统设计方案

1. 退役军人人事档案系统架构设计

RFID退役军人人事档案管理系统采用三层架构:



2. 关键组件选择

(1)RFID标签:

  • 采用高频HF标签(13.56MHz);
  • 符合ISO/IEC 15693标准;
  • 具备抗金属干扰特性,适应-40℃~85℃环境;
  • 存储唯一编码,关联档案密级、归档日期等信息。

(2)读写设备:

  • 固定式读写器:部署在档案库房出入口;
  • 手持终端:用于移动盘点与检索;
  • 工业级读写器芯片,支持每秒百张标签并发读取;

(3)智能管理平台:

  • 实时监控档案位置与状态;
  • 支持权限分级管理(管理员、操作员等);
  • 提供查询、借还、盘点等功能模块。

3. 退役军人人事档案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1)档案录入模块:

  • 绑定电子标签与档案信息
  • 记录名称、归档日期、密级等关键数据
  • 标签与档案一一对应,变更自动同步

(2)日常管理模块

  • 档案转移、维修、报废状态更新
  • 操作记录自动生成,无需手动填写
  • 支持按条件生成各类统计报表

(3)安全监控模块

  • 未经授权带出档案时自动报警
  • 操作人员身份识别与操作留痕
  • 数据加密传输与存储

四、退役军人人事档案系统的实施要点

1、标签部署策略‌

  • 每个档案袋/文件盒粘贴RFID标签;
  • 标签位置统一,确保识别率;
  • 重要档案可采用双标签冗余设计。

2、读写器部署方案

  • 库房出入口安装固定读写器;
  • 档案架层板部署层架天线;
  • 关键区域设置门禁式读写器。

3、系统集成与测试

  • 与现有退役军人管理信息系统对接;
  • 进行压力测试,确保高峰时段稳定运行;
  • 模拟各种异常情况验证系统响应。

五、RFID的行业标准与规范

系统设计需遵循以下标准:

ISO/IEC 15693:高频RFID通信协议;

ISO 18000-3:RFID空中接口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相关规定;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要求;

《退役军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条例》。

六、预期效益

1、管理效率提升

  • 盘点时间从数天缩短至数小时;
  • 档案查找时间从数小时缩短至几分钟;
  • 减少人工操作错误;

2、安全保障增强

  • 实时监控档案流动,防止遗失;
  • 操作全程留痕,责任可追溯;
  • 数据加密保护隐私。

3、服务优化

  • 快速响应档案调阅需求;
  • 提供准确的档案状态信息;
  • 支持多种查询方式(按姓名、编号、时间等);

通过以上设计方案,RFID技术可有效解决退役军人人事档案管理中的效率、安全和追溯难题,实现档案管理的智能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留言咨询

提交

信息提交后,将有专人联系您!